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图书搜索:    
媒体报道

《红白黑》展现草根华人的三色人生—by《长江商报》
(发布日期:2012-7-19 20:24:57)  浏览人数:1659
分享到: 更多

首届“郁达夫小说奖”、“华人华侨文学奖主体最佳作品奖”获得者陈河的新作《红白黑》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首次揭露了鲜为人知的高干子弟海外生活以及江浙一带草根华人传奇的异邦蛇头经历。

该书用质朴简练的语言和扎实的故事铺陈,结合中国上世纪60年代的时代背景,将上一代的命运与遭际和当代海外移民相结合,展现了一批远行的华人红白黑三道渲染难辨,曲折离奇,充满偶然性戏剧化的命运。

作者在书中写了一个低调的“红二代”组织——巴黎俱乐部。该俱乐部成员都是背景显赫的官二代、红二代。巴黎,这个产生过巴黎公社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就像延安之于他们的父辈,被赋予了经典的革命理想色彩。他们每周末在一起聚会,有时畅谈父辈们激情燃烧年代的革命理想,或相互就某些理论问题进行争辩,或者休闲喝咖啡出去游玩,与其说他们心怀革命理想,不如说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自动形成了一个组织比较松散的群体,在畅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彼此分享资源。书中提出一种说法:这些高干子弟就像马铃薯后代一样,渐渐退化。不论是游离在红二代群体边缘的主人公杨虹,还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都已经有了和父辈截然不同的命运。

本报记者 卢欢

70后作家抱团出版《中间代·代表作》

薛忆沩、苗炜、冯唐、阿丁、路内、李师江、柴春芽、瓦当、阿乙、曹寇等10位活跃在当前文坛中的青年作家,分别自选了一部最满意的短篇小说,最近共同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新书《中间代·代表作》。

从入选作品来看,《星期天早上的远足》中梦想的绚丽与现实的失败所带来的焦灼与理解这种痛苦的温情善意,《长着虎皮斑纹的少年》里都市男人在西藏的心灵磨砺,《巩生与彩霞》中农民工与妓女的纠葛,都展现着细碎生活中的挣扎与救赎。

这些作者均为男性,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时常被定义为“中间代”。在体制和商业助推消费型文学时,他们是被市场与读者最容易忽略的力量,但这也使得他们保持住与文学的亲密关系,同时在浮躁的市场中保持着清醒与独立,用个人化的故事直抵写作的本质。

他们没有赶上文学爆炸的好时代,也没有成为文学市场的青春偶像,但这不妨碍他们写出优秀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个性鲜明。比如,李师江的小说有一种勃勃的生机,锐利而精彩。阿乙的小说借飘泊者、流浪者的口吻,直面生命中那些难堪的屈辱,并力证尊严的不可冒犯。评论家孙书文称:“‘中间代’作家可以说是听广播长大的一代人,听觉侧重内心,他们习惯在思考中做事情,所以写作上更注重个人体验。”

本报记者 卢欢

来源于: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2/07/400068.html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3-2015 JINGDIANBOW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008611 传真:010-82061212-8003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7号德胜国际E座101室
Copyright @ 2013 www.jingdianbow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