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图书搜索:    
媒体报道

洗尽铅华听天籁 ——by《新华书目报》
(发布日期:2012-3-31 15:04:53)  浏览人数:1214
分享到: 更多

洗尽铅华听天籁 

民营书业大家谈 

网店的扩张、电子阅读的兴起越来越开始冲击民营书店,尤其电子阅读的兴起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挑战。新的平台的兴起对原有的渠道将产生分流,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它分流的是买书的读者群体,这或许将对传统出版业提出新的要求。出版业如何看待民营书店的发展与衰落,销售渠道的变迁又将对出版界产生什么影响?或许,从诸位出版人的回答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陈黎明:用具体措施保护民营书店

    民营书店有很多自己的优点,光合作用曾经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民营书店,倒闭事件发生后,很多人感叹民营书店要死了,我认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对民营书店发难。我去杭州的时候,经常光顾晓风书店,这家书店能够做到真诚地为文化和为读者提供服务,服务意识就是这家书店的核心竞争力。圈内很多出版人、作者来到杭州,都会选择去晓风书店坐坐,和老板谈谈文化。民营书店切记不能过多地进行商业扩张,从而冲淡了应有的独特气质和为社会文化服务的责任意识。

    宏观地看,网络书店开展价格战,对实体书店造成了冲击。其实,读者的图书购买力并没有下降,只是商业业态和销售方式的变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近期,柳斌杰署长表示要对书店出台明确的扶持政策,这些都让我对出版行业持乐观的态度。同时,我希望房租、税收方面尽快出台措施,以保护“奄奄一息”的民营书业,为它们转型求发展留足时间。

   (陈黎明,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苏辰:独立书店要做足内功

    我平时经常去逛独立书店,最常去的包括库布里克书店和时尚廊书店、单向街书店,同时这几个书店也是让我觉得最惬意、舒服的。由于独立书店经常举办讲座活动,所以经常能看到各路名人或作为嘉宾或作为听众,与大家一起展开“脑力激荡”,享受“精神盛宴”。

    对于网店的迅速扩张和实体书店的纷纷倒闭,这是无可避免的。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不止一个行业,它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亚马逊等大型电商集团已经“推倒”了不少行业公司,实体书店很难“明哲保身”,不受冲击。

    同时,出版社也会感到一定的压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第一,数据表明,我国的出版物数量在逐年递增。与此同时,诸多实体书店倒闭,意味着单位书架的上架率竞争更加激烈,出版物可能在没有上架得到展示机会时就被退回;第二,从某种角度说,实体书店的倒闭不仅与网店售书的冲击有关,出版业的不断萎靡也是一个无需多言的事实。

    对于独立书店未来的发展,我持乐观的态度。我以为,当前这些独立书店最需要的就是做足内功,强化自身“感召力”,借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使顾客感到其与“冷冰冰”的网店售书不同。

    此外,责任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句话不仅是对独立书店提的,更是对整个出版行业提的,比如出版社的编辑部应把好书稿质量关,提高文本质量;营销部应努力做好市场推广工作,使得书籍得以更好展示;印制部应选好纸张监督印制工作,还原书香气息;发行部应竭力把书推广到各个渠道,使其可以接受终端顾客审阅。比如书店当营造出舍我其谁的独特气场,练就核心竞争力,这样,就会得到顾客的认同。

   (王苏辰,新星出版社营销编辑)

    邱红娜:多种经营是唯一出路

    影响实体书店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利润,有的读者在实体书店看到了喜欢的书不购买,而是去网上购买,因为网上图书的价格更便宜。实体书店生存下去的唯一方案就是多种经营,全领域采购,让读者体会网店不能体会到的购物感受。在一家书店,读者能看到最新的新书,最前沿的杂志,最具创意的文化用品,最难买到的书,这样的书店是可以生存的,是可以长期盈利的。

    网店的迅速扩张,这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变革所引起的,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浮动,它引起的实体书店的倒闭就像当年电子书对于实体书的影响,这是一个过渡期,放大来看,是谁当年预言收音机要死?是谁当年预言电视要死?是谁当年预言纸书要死?预言没有一项变成现实。

    过渡期的现象在任何行业都有所显现,而大洗牌在任何时期任何行业都在不停地上演,最后留下来的,则是那些有价值的东西,生命力长久的东西。同样的角度再来看实体书店,没有一个人说自己不喜欢实体书店,没有一个人是从小就在网上购书,我们的课本,我们喜爱的课外书,我们喜欢的小说,都是我们从老师的手中、书店店员的手中接过来的,这是长达几十年的习惯,要想被网店改变很难。

    对于出版社和文化公司来说,网络书店的出现是一件好事,它让出版社的销售渠道增加,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经营渠道变得丰富,这是有利无害的。

   (邱红娜,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编辑)

    沧桑:大环境是民营书店发展前提

    很多民营书店环境舒适,颇有情调,但是面对阅读的多元化却显得无能为力。网店,的确是分流了图书购买群体。宅男宅女和写字楼白领们选择网店购书便捷时尚,是大势所趋。实体书店的舒适环境同样吸引众多文艺青年和小资们,不过这种舒适环境应该随时间的推移而与时俱进。如果拒绝改变,倒闭是必然的。

    网店的迅速扩张和实体书店的纷纷倒闭会对出版社或者图书公司有一些影响,但他们最基本的读者定位,市场定位不会变。同时,新华书店、网店,奠定了书业最基本最稳定的结构,辅之以特色的民营书店,形成最合理的读者购买方式,不同的读者群会有不同的购买需求和方式,这是细化市场的必然选择。

    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民营书店作为一种销售平台,依然是主渠道的补充,整体图书市场的发展大环境,是民营书店发展的前提,但如果指望民营书店这个局部来支撑整体,那就是天方夜谭。

   (沧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编辑)

    李思远:民营书店的两条路

    我去过的民营书店中有几家印象深刻的。一是老来文化,在这里能找到不少罕见的书(主要是旧书),虽然价格有点贵,但值得;二是海淀图书城内一家医学书店,店面虽然很小,书也不罕见,但却能七五折销售;三是海淀图书城内的一家综合书店,在那里,我买过大半套不很常见的清代笔记小说集,仅有半价,十分超值;四是广州中山大学的一家旧书店,能在这里淘到我的“宝”。

    从这些书店可以看出,民营书店可以有两条路走:一是有自己有他人无的书,有罕见的或不太常见的书,这是核心竞争力;二是价格相对其他书店便宜。如果只是卖普通货,既没有自己的特色书刊,价格又比新华书店和网店贵,靠什么竞争过老牌的新华书店,凭什么和当当、亚马逊竞争?

    对于民营书店的倒闭,业界不应沉浸在悲观的情绪里。一家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在任何行业都是正常的事情,一些书店的倒闭不意味着图书行业变成夕阳产业,相反,通过竞争发展,留下的书店一定是行业中最强的。

   (李思远,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编辑)

    孙钰:抱团取暖过严冬

    网络书店给出版行业带来了B2C的新经营模式,符合现在消费受众的习惯,目前依然是各家出版单位的业务增长点。出版社一直对供货商有自己的考核体系,根据合作关系(常规合作、战略合作、新合作、收缩合作等)进行对危机客户的分众洞察,尽量保证销售和回款损失最小化。我建议民营书店也形成自己的合作体系,利用自身资源整合,抱团取暖,才不致势单力薄,被淹没在商业环境中。

   (孙钰,江苏文艺出版社营销编辑)

    上海万榕书业:市场趋势不可动摇

    没有规则的市场,就会出现一种业态替代另一种业态的乱局。网店的迅速扩张和实体书店的纷纷倒闭是大势所趋,不可动摇。

    网店销售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网店议价的能力就越来越强,出版单位的主动权会逐步丧失;竞争加剧导致实体店倒闭,出版单位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难以控制;销售渠道发生变化必然引发消费人群的变化,出版单位要注意产品结构的调整。出版者不希望销售渠道中出现准垄断的行业巨头,挽救实体书店不是几个出版商甚至全体出版商合力就可以做到的。

    民营书店曾经凭着灵活经营过着按劳取酬的日子,但现在市场态势改变,如果按照目前的状况发展,民营书店基本上是死路一条,这个时候,政府的政策就会变得异常重要。书店不同于其他行业,它的属性不仅仅是商业,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属性,希望国家能早日对书店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民营书店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国民的阅读率,这是图书市场繁荣的根本所在。以美国为例,图书市场虽然不乐观,但图书销售总额依旧呈增长态势。调查显示,2010年全美图书销售额280亿美元,增长5.6%。而中国的国民阅读率连续多年下滑,成年读者人均每年读书4.25本,比韩国、日本低,国民阅读率下降的皮之不存,民营书店发展的毛将焉附?

    作为出版商现阶段能做的事,一是观望市场新动态,尽可能平衡各渠道。更重要的是,尽自己的本分维系读者,不要做任何可能进一步降低阅读率的事,不出任何一本没有价值的烂书。

转自12月1日《新华书目报》http://a.xhsmb.com/html/2011-12/01/content_37660.htm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3-2015 JINGDIANBOW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008611 传真:010-82061212-8003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7号德胜国际E座101室
Copyright @ 2013 www.jingdianbow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