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图书搜索:    
媒体报道

广州日报—"十问"麦家:缘何为500万"折腰"?
(发布日期:2010-6-1)  浏览人数:1538
分享到: 更多

著名作家麦家

 

    天价《风语》即将出版金钱、荣誉及情感的背后有怎样的纠结?

    10年前,麦家写《解密》、《暗算》纷纷被退稿;10年后,一部尚未完成的《风语》竟卖出500万元的天价版税。2010年,麦家三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拍,因天价稿酬而饱受争议的《风语》即将在下月隆重上市。有媒体惊呼:文坛走进麦家年。然而,各种猜疑甚至责骂也从未放过麦家。

    首先是被批“狂妄”:他扬言要消灭网络文学;其次是天价《风语》一再推迟出版,继而爆出因500万元稿酬昼夜狂写,腰疾发作,成都书博会与读者爽约。500万元砸来,坚守清贫10年的麦家,他的《风语》是否只是为迎合市场?本报记者10问麦家,解读名誉、金钱、情感的背后,一个传统作家的内心纠结与迷惘。 

    出版方称:

    “500万买《风语》我没疯”
 

    精典博维老总陈黎明分析称,之所以为麦家的新作开出500万元天价,是基于如下原因:一、数据。麦家的《暗算》累计销量已经突破70万册、《解密》30万册、《风声》50万册,其作品总销量在200万册以上,足见读者喜好,具有巨大的市场接受度;二、影视剧互动。自从《暗算》改编的电视剧在全国热播掀起谍战题材高潮之后,“麦家”两个字就等同于高收视率和高重播率,2009年《风声》上映,汇聚了一批国内大牌影帝影后,票房一路飘红,影视与图书互动,有几个作家能够做到?三、内容好看。麦家能够做到文学性与可读性的完美融合,他的笔端似乎藏着一个魔术师,天才的成长、诡异的想象、莫测的命运和荒诞的现实构成了麦家小说的主要元素,就是那么两个字“好看”。

    “所以,我们出版商可不是疯子,我们其实在做一件非常理性的投资。”陈黎明自信地说。

    一问要命还是要500万?

    “写《风语》累得想抽自己耳光,写作对我来说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要强制不写了。”

    读者应该不会忘记,成都书博会最重头的活动:麦家新书《风语》的发布会。这是诸多麦家小说迷和媒体记者“翘首以盼”的时刻。发布会现场却爆出这位本届书市最“大牌”的作家,因为狂写《风语》腰病发作,躺进医院的惊人消息。难道麦家为了500万元不要命了?

    日前,身体刚有所恢复的他,选择了在杭州家中边治疗边写作。用麦家自己的话来说,《风语》让我痛不欲生,每天就是三件事:读书、写作、运动,读书是为了写,运动也是为了写。

    麦家告诉记者,“如果仅仅是为了名利,为了500万元去写作,我这种写法就傻了。这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生命的状态,所以下一步我要强制不写了,我觉得生命比写作重要。写《风语》累得都想抽自己耳光。”按麦家在文坛的地位,他完全不必这样。如此痛苦的创作,麦家想要的是什么?

    麦家说,“写作对我来说已经是生活的重要内容,我在现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主要靠它,它放大了我的情感世界,也改变了(冷落了)现世与我的关系。《风语》小说60万字,剧本又是90万字,写这种大部头东西,不光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你要是谈过恋爱的话应该可以理解这个感受,写作就是谈恋爱,就是追逐你的恋人,你目标设得越高,追逐的路上经历的坎坷和付出一定更多,但成功了喜悦也会更大。如果唾手可得,你也许就不会去追,这就是人的毛病,也是人有趣生动的一面。说真的,我现在写作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名利,要说名利,我现在做其他事也许博得更多更大。”

著名作家麦家

 

    天价《风语》即将出版金钱、荣誉及情感的背后有怎样的纠结?

    10年前,麦家写《解密》、《暗算》纷纷被退稿;10年后,一部尚未完成的《风语》竟卖出500万元的天价版税。2010年,麦家三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拍,因天价稿酬而饱受争议的《风语》即将在下月隆重上市。有媒体惊呼:文坛走进麦家年。然而,各种猜疑甚至责骂也从未放过麦家。

    首先是被批“狂妄”:他扬言要消灭网络文学;其次是天价《风语》一再推迟出版,继而爆出因500万元稿酬昼夜狂写,腰疾发作,成都书博会与读者爽约。500万元砸来,坚守清贫10年的麦家,他的《风语》是否只是为迎合市场?本报记者10问麦家,解读名誉、金钱、情感的背后,一个传统作家的内心纠结与迷惘。 

    出版方称:

    “500万买《风语》我没疯”
 

    精典博维老总陈黎明分析称,之所以为麦家的新作开出500万元天价,是基于如下原因:一、数据。麦家的《暗算》累计销量已经突破70万册、《解密》30万册、《风声》50万册,其作品总销量在200万册以上,足见读者喜好,具有巨大的市场接受度;二、影视剧互动。自从《暗算》改编的电视剧在全国热播掀起谍战题材高潮之后,“麦家”两个字就等同于高收视率和高重播率,2009年《风声》上映,汇聚了一批国内大牌影帝影后,票房一路飘红,影视与图书互动,有几个作家能够做到?三、内容好看。麦家能够做到文学性与可读性的完美融合,他的笔端似乎藏着一个魔术师,天才的成长、诡异的想象、莫测的命运和荒诞的现实构成了麦家小说的主要元素,就是那么两个字“好看”。

    “所以,我们出版商可不是疯子,我们其实在做一件非常理性的投资。”陈黎明自信地说。

    一问要命还是要500万?

    “写《风语》累得想抽自己耳光,写作对我来说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要强制不写了。”

    读者应该不会忘记,成都书博会最重头的活动:麦家新书《风语》的发布会。这是诸多麦家小说迷和媒体记者“翘首以盼”的时刻。发布会现场却爆出这位本届书市最“大牌”的作家,因为狂写《风语》腰病发作,躺进医院的惊人消息。难道麦家为了500万元不要命了?

    日前,身体刚有所恢复的他,选择了在杭州家中边治疗边写作。用麦家自己的话来说,《风语》让我痛不欲生,每天就是三件事:读书、写作、运动,读书是为了写,运动也是为了写。

    麦家告诉记者,“如果仅仅是为了名利,为了500万元去写作,我这种写法就傻了。这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生命的状态,所以下一步我要强制不写了,我觉得生命比写作重要。写《风语》累得都想抽自己耳光。”按麦家在文坛的地位,他完全不必这样。如此痛苦的创作,麦家想要的是什么?

    麦家说,“写作对我来说已经是生活的重要内容,我在现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主要靠它,它放大了我的情感世界,也改变了(冷落了)现世与我的关系。《风语》小说60万字,剧本又是90万字,写这种大部头东西,不光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你要是谈过恋爱的话应该可以理解这个感受,写作就是谈恋爱,就是追逐你的恋人,你目标设得越高,追逐的路上经历的坎坷和付出一定更多,但成功了喜悦也会更大。如果唾手可得,你也许就不会去追,这就是人的毛病,也是人有趣生动的一面。说真的,我现在写作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名利,要说名利,我现在做其他事也许博得更多更大。”

二问凭啥消灭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总体水平我还是认为粗制滥造、装神弄鬼的东西太多。即使这样我还是强调指出了网络的好处,有0.1%是优秀的。”

最近,麦家发表博文,表达“消灭网络文学”。此文一出,引起轩然大波,遭到网友围剿,有的人甚至骂到了麦家的祖宗八代。对此,麦家还心有余悸。不善于言辞的麦家首次面对记者坦承:“这是一部分人断章取义的结果,把我炒成了一个恶魔。不用讳言,我确实说了那两句话:一,如果你给我权力,我要消灭网络;二,网络文学99.9%是垃圾,只有0.1%是优秀的。当然,把它单拎出来,确实有点难听,好像我是那么痛恨网络,痛到疯狂了,没理智了。但在那个语境下,包括我的表情、口气,而且整个谈话的本意,其实都不是那么回事。”

麦家指出,说到“网络文学”,总体水平我还是认为粗制滥造、装神弄鬼的东西太多。即使这样我还是强调指出了网络的好处,有0.1%是优秀的。作家最终不是靠数量来确认的,只追求数量结果肯定要伤害质量。现在网络文学的问题就是这样,大海一样无垠的数量让那些优秀作品随时都面临淹没的危险,需要运气才能把它们淘出来,得以出版。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有什么好回避的?正视它,去解决或者克服现有的问题,让网络文学更健康,让那些优秀作品能够相对比较顺利地进入大众视野,有什么不对呢?我的好心被当作驴肝肺,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网络文学平台存在的问题,泥沙俱下,好坏难分。

三问《风语》是否能值500万

“500万元天价版税体现了中国出版界的平庸,追名人的稿子,急功近利。”

麦家是“宅男”,有自己坚持的原则。谁能想到,一个10年前遭退稿的无名氏、被父母盼望着当乡长的人,如今有出版社带着500万元现金追到家里买小说版权,却被他拒之门外,最后又因为写《风语》而躺进了医院。

10年麦家《解密》、《暗算》纷纷被退稿,但是,现在有出版商没看过《风语》一个字就敢拍500万元的天价版税,这正常吗?《风语》值500万元吗?

对此,麦家却笑称,“500万元天价版税体现出版界的 弱智 。这体现了中国出版界的平庸,追名人的稿子,急功近利,不愿意去发现,可能也没有能力去发现。他们总是相信名气,不相信实力,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其实名人都是从无中起步的。十年前,我因为无名纷纷退稿,现在阴差阳错成了名,一本还在想象中的书都有成堆的出版商追着要。我不以为劳,反以为憾。”

麦家说,“其实我不愿意,这种出版商我后面至少有十家。我刚才说了,我现在写书肯定不是为了钱。我是个宅男,一天宅在家里,根本花不了什么钱。我始终坚持一些原则,出版人跟我合作,必须先看我的文字,跟我谈对于文字的认识,如果我觉得你谈得很到位,那咱们再谈合作。被欣赏的快乐我觉得比较难得。”

四问名利背后,何以坚守梦想?

打算自己出钱直接回馈文学,正在招募助手,一起审稿,相信总会有一些有才华的人出现。

金钱与荣誉纷至沓来,这个茅奖作家如何看待感情和婚姻出现的危机呢?

麦家说,“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种解脱,不妨去张罗下一场婚姻;如果你觉得痛苦,张罗下一场婚姻是为了解决现存的痛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就像有些夫妻,感情不好,生个孩子,希望以孩子来解决问题,结果问题变得更大,伤害的人更多。我建议,离了婚最好有个两到三年的零度感情生活,清理一下垃圾。如果你不慎已经草率踏入新的婚姻生活,那么必须把过去忘掉,心里忘不掉也要装着忘掉,这是对新家庭、新生活最起码的尊重。”

麦家郁闷的是,他和阿来、杨红樱发起的为灾区援建乡村小学的活动,当时许多认捐的钱未到账,原本1000万元的善款,但到现在为止才募集到90多万元。他说,“这笔钱还以数字的方式放在某个银行账户里,时时令我不安、愧疚。好心不一定能办好事,实在是心有不甘,不爽。我和阿来他们商量过了,这笔钱索性给重建的那些学校捐书,这样每所学校只需要十几万元就够了。”

因为汶川善款等种种事件的发生,让他想到一个主意自己出钱直接回馈文学。麦家透露,目前他正在与北京的投资人协商,要在杭州建一座文学咖啡馆,“拿着作品来找我的人都可以免费喝,我正在招募助手,帮我一起审这些稿子,我相信总会有一些有才华的人出现。”

五问电视剧市场迎来“麦家年”?

《风语》、《风声》、《刀尖上的行走》三部剧接连开机,有人说电视剧市场迎来了“麦家年”。您如何看待此说法?听说您觉得一个作家太火并不是好事,是吗?

麦家:哈,今年是虎年。说什么“麦家年”,那是捧杀我,我可不敢当。再说,数量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拍出来如果都是烂片呢?作为一个作家,名气太大肯定是不好的,因为写作是一个孤独的事情,名大了,杂事多,心不静,很难写出好东西。我现在就生活在这种恐惧中,日日长的虚名正在日日剥夺我写出好作品的可能。

六问《风语》是否回归理性?

您曾说《暗算》是比较本能的创作,那么《风语》是否回归理性?

麦家:我在创作《风语》的时候,有一种近乎执著的坚持,那就是我尽最大的努力,把我自己从作品中抽离出来,不让自己的情绪去给作品带来主观层面的负影响。《风语》故事其实就是两个男人的对决。另一方面,我手握有大量素材。陈家鹄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缚鸡之力,却令人谈之色变。当然,生活中没有哪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有那么丰富的经历和故事,人物总是博采众长融化而成的,像打铁一样,有些材料,要重新铸造。我坚信,你不可能在《风语》中看到《暗算》的半点影子。

七问作品得益于曾在情报部门工作过?

您曾在像701这样的部门工作过,对于平凡人而言已经很传奇了,能够介绍一下这段经历吗?这段经历给你的作品带来怎样的养分?

麦家:我上的大学是一所专业培养情报官的学校。毕业正常地去了军队一个情报部门工作。正因为没这个了解的过程,所以我才会从虚构中去满足。这群人其实一直生活在我的想象中。我经常给人打一个比方,比如你到河里去抓鱼,一条鱼你抓住了,吃了它,你可能很快就会把它忘掉,但如果抓到了,转眼却又从你的指缝中逃走了,这条鱼就永远在你的记忆中,而且你会把它想象得特别大。

八问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开始狂妄?

您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也得过最佳编剧奖项,有人说你开始狂妄?

麦家:我非常感谢授予我这些奖项的评委,更感谢喜欢我作品的读者和观众。当然,我也很清楚,获奖并非就等于我是最好的,我只是一个幸运的人,在运气面前,我其实学会了诚惶诚恐。

九问《风语》会成为谍战小说的终结者?

评论家谢有顺表示,他非常乐于见到《人民文学》高格调地定位你的新长篇,“麦家作为谍战小说和谍战影视热的肇始人,他的《风语》达到的高度,将预示着这类小说行将走向终结。”你怎么看待这个评语?

麦家:评论家也是读者,读者有误读作品的权利,也有捧读的权利。我觉得他是在捧读我,我像所有人一样,听了好话总是高兴的,但不会因此而听不得坏话,但可以肯定的是,《风语》是我最后一部谍战小说。

十问接下来会写爱情小说?

接下来会写哪种题材?

麦家:还没想好。一直说我要写爱情小说,但是怎么写现在还不知道。我本人认为现代人不相信爱情。其实从写《解密》、《暗算》时我都强调,人要有一个信念,精神对人的价值,那是因为我对这个时代做出的一个判断,现代人缺少信念,精神比较空虚。所以我才写内心。另外我觉得现代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情的物化,爱情完全物质化,没有我们那代人认为的那种纯真、诚恳、浪漫的爱情,那我想我能不能在纸上给大家一些探索?至于写什么现在还没想好。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3-2015 JINGDIANBOW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1008611 传真:010-82061212-8003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7号德胜国际E座101室
Copyright @ 2013 www.jingdianbow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